中國近期遭遇“南旱北澇”的氣候格局,持續災情給糧食生產帶來嚴峻考驗,對于今年的糧食生產形勢,中國農業部部長韓長賦31日在北京接受采訪時表示,盡管災情影響很大,但還沒有改變全局,有希望爭取第十個豐收年。
今年8月份以來,中國南方各地遭遇持續高溫干旱天氣,據統計,8月份全國氣溫平均值為1961年以來最高,最多時有9577萬畝耕地受旱,長江中下游糧食主產區的水稻受影響尤為嚴重。
對于全年糧食生產形勢,韓長賦表示,因為中國的氣候、土地、天氣影響的類型不同,現在總體評估是,災情影響很大,但是還沒有改變全局。
他表示,盡管長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區遭遇干旱,但耕地受災面積還是少于常年,屬于受災較輕的年份。從全年糧食總產看,目前夏糧、早稻已獲豐收,剩下秋糧,而今年全年秋糧面積比去年增加800多萬畝,為豐收奠定了基礎。
對于東北地區遭遇洪澇災害,韓長賦表示,盡管東北部分低洼地區遭遇洪澇災害,但秋糧生產形勢總體較好,特別是旱地玉米長勢好于常年,奪取秋糧豐收有基礎。
他表示,秋糧的70%在北方主產區,北方地區今年雨水充足,莊稼總體好于常年,今年東北地區秋糧面積增加550萬畝,從北方地區看,還是一個豐收的年景,“算總賬,今年完全有希望爭取第十個豐收年?!?
對于農產品價格問題,韓長賦表示,除了糧食,肉、蛋、蔬菜等“菜籃子”產品供應充足,今年上半年農產品價格上漲,但是漲幅收窄,他預計,下半年農產品價格總體將保持穩定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