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h id="jkj2b"></th>
<span id="jkj2b"></span>
  • <button id="jkj2b"></button>
    <progress id="jkj2b"></progress>

    <ol id="jkj2b"></ol>

    <dd id="jkj2b"><track id="jkj2b"></track></dd>
    
    

  • <dd id="jkj2b"></dd>
    <button id="jkj2b"><object id="jkj2b"><menuitem id="jkj2b"></menuitem></object></button>
    <rp id="jkj2b"></rp>
    <em id="jkj2b"></em>
    歡迎來到糧食資訊網, 用戶名: 密 碼: 免費注冊 設為首頁 | 加入收藏
    您當前的位置: 首頁 >>> 外貿新聞 >>> 俄媒關注:中國創造保障糧食安全“奇跡”
    俄媒關注:中國創造保障糧食安全“奇跡”
    【糧食資訊網】 時間:2020-01-04 來源:參考消息
    參考消息網1月4日報道 俄羅斯自由媒體網站1月2日刊登題為《中國如何保障自身糧食安全》的文章,作者系俄羅斯《勞動報》觀察家米哈伊爾·莫羅佐夫,文章摘編如下:

    在中國70年來的發展成就中,最令人矚目的莫過于它從半饑饉狀態蛻變為一個能夠養活全球約20%人口的國家,而且它是在耕地面積僅占全球9%、淡水資源不過6%的情況下實現的。

    中國的糧食產量連續5年穩定在6.5億噸以上,谷物自給率逾95%。而俄羅斯2019年的糧食收成僅為1.2億噸,尚不及中國的五分之一。我們的耕地面積在全球所占比重超過10%,卻有近半數處于撂荒狀態。

    中國是如何創造奇跡的?為降低成本、扶持農民,北京自2006年便全面廢除了農業稅。該政策每年為農民減負超過1300億元人民幣。與此同時,國家還為農業生產提供補貼。這批資金皆用于提高產量、提升農村經濟效率、購買新設備、擴大農業用地以及其他措施。

    中國領導層所采取的興農措施,已令逾7億鄉村居民脫貧。如此算來,北京對世界減貧貢獻率超過了70%。

    中國政府機構鼓勵農民使用更先進的耕作技術、種植高產作物、推進“產購儲加銷”聯動。北京一直積極推廣農業科技保障體系,涵蓋農業科學院、科研機構和育種中心。最新統計顯示,全國納入糧食產業經濟統計的企業達到2.3萬戶,年工業總產值突破3萬億元。作為對比,20年來,俄從事農業問題研究的學術機構數量下降了20%。

    發展本國農業的同時,北京也從其他國家采購農產品。如今,中國各級官員都流露出購買俄糧食的興趣,我們倘若擴大生產,有機會在中國糧食市場占據重要地位。中國駐俄大使張漢暉早先曾就兩國貿易發表看法,認為中國對俄農產品的需求正高速增長。中國從俄購買大豆、小麥、玉米、肉類、海鮮以及其他農產品,目前貿易規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供應者的實力以及物流水平。2018年,中國的大豆進口量接近1億噸,很大一部分從美國進口。中國希望從俄購買更多大豆。然而,俄大豆產量迄今仍未突破300萬噸,對華出口僅30萬噸。

    我們的一些痼疾正成為障礙。在對華農產品貿易當中,美國人目前仍占據優勢。當然,中國正在尋找并且已在東南亞和其他地區尋覓到供應商。他們會滿足中國日趨壯大的中產階層對于食物不斷增長的需求。

    中國糧食產量連續5年穩定在6.5億噸以上。圖為2019年10月28日,收割機在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赤橋村稻田里作業。(詹彥 攝)

    免責聲明:
    1、本文系網友投稿或編輯轉載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    2、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或斷開鏈接!
    ※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客服
    最新資訊:
     
    關于我們 - 服務指南 - 廣告服務 - 聯系方式 - 法律聲明 - 友情鏈接 - 設為首頁 - 加入收藏

    版權所有:糧食資訊網 Copyright 2012 10127.net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    備案序號:魯ICP備06024556號 聯系客服 Email:16933431@qq.com 投遞稿件和展會合作聯系客服QQ:16933431 展會群